本标準适(shi)用于單級(ji)單吸清水(shui)離心泵。
泵(beng)的*工作壓(ya)力不大于(yu)16bar*。吸入壓力(li)不大于3bar。(*1bar=0.1MPa。)
輸(shu)送液體的(de)溫度0~80°C。
輸送(song)液體不應(ying)含有體積(ji)超過0.1%和粒(li)度大于0.2mm的(de)固體雜質(zhi)。
1 術語
1.1 允許(xu)的工作範(fan)圍
泵所裝(zhuang)的葉輪在(zai)規定的使(shi)用條件下(xia)的流量範(fan)圍。這一範(fan)圍受到汽(qi)蝕、發熱、振(zhen)動、噪音、軸(zhou)撓度和其(qi)他類似條(tiao)件的限制(zhi),并由制造(zao)廠明确規(gui)定。
1.2 原動機(ji)額定輸出(chu)功率(出力(li))
原動機額(e)定輸出功(gong)率是
本帖(tie)隐藏的内(nei)容需要回(hui)複才可以(yi)浏覽
在現(xian)場工作條(tiao)件下的*允(yun)許的原動(dong)機輸出功(gong)率(出力)。
1.3 工(gong)作壓力
工(gong)作壓力是(shi)指泵在允(yun)許工作範(fan)圍内,包括(kuo)吸入壓力(li)的排出壓(ya)力。
1.4 *臨界轉(zhuan)速
旋轉零(ling)(部件)的*(*)橫(heng)向自振頻(pin)率與旋轉(zhuan)頻率相一(yi)緻時的機(ji)器轉速。
1.5 軸(zhou)的撓度
軸(zhou)的撓度是(shi)指作用在(zai)葉輪的水(shui)力徑向力(li)引起軸偏(pian)離它的幾(ji)何中心位(wei)置的位移(yi)量。軸的撓(nao)度不包括(kuo)由于軸承(cheng)間隙内的(de)傾斜而引(yin)起的軸位(wei)移和由于(yu)葉輪不平(ping)衡或軸的(de)徑向跳動(dong)引起的彎(wan)曲而産生(sheng)的軸位移(yi)。
2 技術要求(qiu)
2.1 泵的性能(neng)
2.1.1 泵的性能(neng)和尺寸應(ying)符合GB5662-85《軸向(xiang)吸入離心(xin)泵(16bar)标記、性(xing)能和尺寸(cun)》或其他技(ji)術标準的(de)規定。
2.1.2 泵制(zhi)造廠應确(que)定産品及(ji)其變型産(chan)品的允許(xu)工作範圍(wei),并繪出性(xing)能曲線(揚(yang)程、效率、軸(zhou)功率、汽蝕(shi)餘量等與(yu)流量的關(guan)系曲線)。
2.2 效(xiao)率
泵的效(xiao)率不應低(di)于JB3559-84《單級離(li)心水泵效(xiao)率》的規定(ding)。
2.3 汽蝕餘量(liang)(NPSH)
泵汽蝕餘(yu)量不應大(da)于JB3562-84《離心泵(beng)、混流泵和(he)軸流泵汽(qi)蝕餘量》的(de)規定。
2.4 原動(dong)機
确定原(yuan)動機的額(e)定輸出功(gong)率必須考(kao)慮在允許(xu)工作範圍(wei)内。原動機(ji)的容量按(an)下圖選取(qu)。
2.5 臨界轉速(su)
在運行條(tiao)件下,轉子(zi)的實際*臨(lin)界轉速至(zhi)少應該離(li)出*允許連(lian)續運行轉(zhuan)速的10%。
2.6 平衡(heng)和振動
泵(beng)的旋轉零(ling)件應進行(hang)平衡。在制(zhi)造廠的試(shi)驗設備上(shang)測量時,振(zhen)動不應超(chao)過表1給出(chu)的振動烈(lie)度極限。在(zai)無汽蝕條(tiao)件下運行(hang)時,在額定(ding)轉速(±5%)和額(e)定流量(±5%)的(de)一個運行(hang)點上,在軸(zhou)承室外從(cong)徑向測量(liang)振動烈度(du)。采用附錄(lu)A(補充件)中(zhong)的G6.3級平衡(heng),通常能夠(gou)達到這個(ge)值。
表1 裝有(you)多葉片葉(ye)輪的卧式(shi)泵的振動(dong)烈度極限(xian)
注:本表根(gen)據見附錄(lu)B(補充件)
2.7 承(cheng)受壓力的(de)零件
2.7.1 壁厚(hou)
受内壓殼(ke)體,包括軸(zhou)封體和填(tian)料壓蓋(或(huo)機械密封(feng)端蓋)在内(nei),它們的厚(hou)度大小應(ying)能承受壓(ya)力和限制(zhi)變形。
2.7.2 法蘭(lan)
入口法蘭(lan)和出口法(fa)蘭應符合(he)GB4216-84《灰鑄鐵管(guan)法蘭尺寸(cun)及墊片》的(de)規定。
2.7.3 泵體(ti)上設置的(de)孔
泵體上(shang)應設置洩(xie)水孔,灌水(shui)孔及進、出(chu)口法蘭的(de)測壓孔。其(qi)螺紋孔均(jun)采用非螺(luo)紋密封的(de)管螺紋,詳(xiang)見附錄C(補(bu)充件)。
2.8 軸封(feng)
2.8.1 軸封腔的(de)設計尺寸(cun)應符合GB5661-85《軸(zhou)向吸入離(li)心泵 機械(xie)密封和軟(ruan)填料用的(de)空腔尺寸(cun)》的規定。
2.8.2 設(she)計時應*限(xian)度地減少(shao)軸封腔的(de)壓力,可設(she)置後密封(feng)環和平衡(heng)孔等。
2.8.3 軸封(feng)腔應能裝(zhuang)設填料環(huan)以便向填(tian)料内注入(ru)冷卻液或(huo)密封液。
2.8.4 填(tian)料的根數(shu)應不少于(yu)4圈,當填料(liao)松動時,填(tian)料壓蓋應(ying)能可靠地(di)工作(即無(wu)螺柱松脫(tuo)等現象)。
2.8.5 泵(beng)總體結構(gou)設計應保(bao)證有裝拆(chai)填料的足(zu)夠空間。
2.8.6 外(wai)部螺栓聯(lian)接承壓零(ling)件(包括泵(beng)體、泵蓋、填(tian)料、壓蓋)的(de)螺栓或螺(luo)柱的直徑(jing)原則上至(zhi)少應是12mm。
2.9 葉(ye)輪
2.9.1 葉輪為(wei)封閉式,葉(ye)片的入口(kou)端部應為(wei)圓頭。
2.9.2 葉輪(lun)應牢靠地(di)固定,防止(zhi)圓周方向(xiang)和軸向的(de)移動。葉輪(lun)的輪毂長(zhang)度應不小(xiao)于孔徑的(de)1.2倍。
2.10 密封環(huan)
2.10.1 密封環應(ying)可靠地固(gu)定在泵體(ti)上。
2.10.2 密封環(huan)與葉輪間(jian)的運轉間(jian)隙應按表(biao)2選取。
2.11 軸和(he)軸套
2.11.1 軸應(ying)有足夠的(de)強度和剛(gang)性,以保證(zheng)泵工作可(ke)靠。泵運行(hang)期間,由于(yu)徑向載荷(he)引起填料(liao)函外軸的(de)撓度不應(ying)超過50μm,在計(ji)算軸的變(bian)形時,不應(ying)考慮填料(liao)的支承作(zuo)用。軸必須(xu)的剛性可(ke)由軸徑、軸(zhou)承跨度或(huo)懸臂長度(du)及泵體設(she)計(如采用(yong)雙渦殼)的(de)組合來達(da)到。
2.11.2 軸上的(de)螺紋旋向(xiang),在軸旋轉(zhuan)時,應使螺(luo)母處于擰(ning)緊狀态,軸(zhou)應保留中(zhong)心孔。
2.11.3 對應(ying)于填料函(han)位置的軸(zhou)段可用軸(zhou)套來保護(hu),裝配時軸(zhou)套應可靠(kao)地固定在(zai)軸上。裝軟(ruan)填料或機(ji)械密封時(shi),軸套應伸(shen)到填料壓(ya)蓋或機械(xie)密封端蓋(gai)之外。
2.11.4 軸表(biao)面不允許(xu)有發紋,壓(ya)傷及其他(ta)缺陷。
2.11.5 軸上(shang)應采用擋(dang)水圈或防(fang)水盤及其(qi)他适當的(de)方法防止(zhi)水進入軸(zhou)承。
2.12 軸承
2.12.1 采(cai)用GB276-82《向心球(qiu)軸承 外形(xing)尺寸》。軸承(cheng)用稀油或(huo)幹油潤滑(hua)。
2.12.2 軸承體上(shang)所有與外(wai)部相通的(de)孔或縫隙(xi)在正常工(gong)作條件下(xia),應能防止(zhi)灰塵與抽(chou)送液體進(jin)入和潤滑(hua)劑外洩。軸(zhou)承用稀油(you)潤滑時,軸(zhou)承體底部(bu)需設置放(fang)油管堵,軸(zhou)承體上部(bu)需設置放(fang)氣塞。油面(mian)應恒定,要(yao)用油杯或(huo)油标顯示(shi)出來。幹油(you)潤滑時,軸(zhou)承體原則(ze)上不設置(zhi)幹油補充(chong)孔。
2.12.3 軸承溫(wen)升不得超(chao)過環境溫(wen)度40°C,軸承*溫(wen)度不得超(chao)過80°C。
2.13 聯軸器(qi)
2.13.1 聯軸器一(yi)般采用彈(dan)性聯軸器(qi),聯軸器的(de)選用應能(neng)傳遞配帶(dai)動力的*扭(niu)矩,聯軸器(qi)的轉速與(yu)配帶動力(li)轉速相适(shi)應。
2.13.2 采用法(fa)蘭型式的(de)彈性聯軸(zhou)器時,其加(jia)工及裝配(pei)後的精度(du)應不超過(guo)制造廠所(suo)給的極限(xian)值。
2.13.3 聯軸器(qi)護罩應能(neng)罩住聯軸(zhou)器所有旋(xuan)轉零件。
2.14 底(di)座
2.14.1 底座應(ying)有足夠的(de)剛性以保(bao)證泵和原(yuan)動機的兩(liang)個聯軸器(qi)的同軸度(du)不超過泵(beng)制造廠所(suo)給的極限(xian)值。
2.14.2 底座可(ke)用鑄鐵或(huo)型鋼焊接(jie)結構,如需(xu)要可在其(qi)上設置直(zhi)徑不少于(yu)100mm或面積相(xiang)當的灌漿(jiang)孔。
2.14.3 底座和(he)安裝尺寸(cun)應符合GB5660-85《軸(zhou)向吸入離(li)心泵 底座(zuo)尺寸和安(an)裝尺寸》的(de)規定。
2.15 泵的(de)鑄件質量(liang)
泵的鑄件(jian)質量應符(fu)合JB/TQ367-84《泵用鑄(zhu)鐵件技術(shu)條件》的規(gui)定。可以焊(han)補的鑄造(zao)缺陷按照(zhao)JB/TQ369-84《泵用鑄鐵(tie)件焊補》進(jin)行修補。
2.16 裝(zhuang)配基本要(yao)求
2.16.1 泵裝配(pei)後轉動轉(zhuan)子時應很(hen)勻調。
2.16.2 泵在(zai)裝配前作(zuo)如下防鏽(xiu)處理和塗(tu)漆:
a.流道不(bu)加工表面(mian),鑄鐵件塗(tu)以防鏽漆(qi);
b.軸承儲油(you)室表面應(ying)清理幹淨(jing),塗以耐油(you)磁漆;
c.泵軸(zhou)、聯軸器、軸(zhou)套等加工(gong)表面應用(yong)油脂或其(qi)它塗料進(jin)行防鏽處(chu)理。
2.16.3 軸承體(ti)不允許漏(lou)油。
2.16.4 泵和共(gong)同底座外(wai)部要進行(hang)修整。
3 材料(liao)
3.1 材料标準(zhun)
泵的材料(liao)應符合下(xia)列标準規(gui)定:
a.GB 976-67《灰鐵鑄(zhu)件 分類及(ji)技術條件(jian)》;
b.GB 699-65《*碳素結構(gou)鋼鋼事情(qing)和一般技(ji)術條件》;
c.GB 700-79《普(pu)通碳素結(jie)構鋼 技術(shu)條件》。
3.2 泵的(de)材料選擇(ze)
泵主要零(ling)件推薦選(xuan)用材料見(jian)表3。如用戶(hu)要求本表(biao)以外的材(cai)料,供需雙(shuang)方另行商(shang)議。
4 試驗方(fang)法和檢驗(yan)規則
4.1 材料(liao)試驗
材料(liao)檢驗應符(fu)合3.1條中的(de)規定。
4.2 水靜(jing)壓試驗
承(cheng)壓零件均(jun)應進行1.5倍(bei)工作壓力(li)的水壓強(qiang)度試驗,但(dan)*不超過24bar。試(shi)驗用常溫(wen)清水,壓力(li)持續5min,承壓(ya)零件不得(de)有滲漏等(deng)缺陷。
4.3 型式(shi)試驗或出(chu)廠試驗
4.3.1 凡(fan)屬下列情(qing)況之一者(zhe),必須進行(hang)型式試驗(yan)或出廠試(shi)驗:
a.新産品(pin)試制應全(quan)部進行型(xing)式試驗;
b.由(you)于設計或(huo)工藝上的(de)變更,引起(qi)某些特性(xing)變化時,應(ying)全部進行(hang)型式試驗(yan);
c.批量生産(chan)的産品,一(yi)般按表4規(gui)定的比例(li)進行型式(shi)試驗和出(chu)廠試驗;試(shi)驗有不合(he)格品時則(ze)按問題性(xing)質決定加(jia)倍抽試或(huo)全部進行(hang)試驗。
表4
注(zhu):型式試驗(yan)台數包括(kuo)在出廠試(shi)驗台數之(zhi)内。
4.3.2 試驗方(fang)法和性能(neng)偏差、測試(shi)精度應符(fu)合GB 3216-82《離心泵(beng)、混流泵、軸(zhou)流泵和旋(xuan)渦泵試驗(yan)方法》C級精(jing)度的規定(ding)。當測得的(de)性能點高(gao)于規定的(de)性能點被(bei)判定不合(he)格時,如果(guo)僅是為了(le)車削葉輪(lun)直徑以使(shi)揚程達到(dao)允差範圍(wei),則不必重(zhong)試;但葉輪(lun)直徑車削(xue)量不得超(chao)過原直徑(jing)的5%。
4.4 試驗前(qian)後泵的塗(tu)封
4.4.1 泵及其(qi)零件在試(shi)驗和檢查(cha)之前除塗(tu)防鏽底漆(qi)外,不應漆(qi)其它漆。
4.4.2 泵(beng)經性能試(shi)驗合格後(hou),應除淨泵(beng)内積水,并(bing)作如下出(chu)廠塗裝處(chu)理:
a.内部加(jia)工表面塗(tu)以防鏽油(you)脂;
b.外露加(jia)工表面塗(tu)硬化防鏽(xiu)油;
c.外部應(ying)清除鐵鏽(xiu)和油污并(bing)塗底漆和(he)面漆,需要(yao)時還應打(da)膩子。
4.4.3 經防(fang)鏽處理和(he)表面塗裝(zhuang)後,泵的進(jin)口和出口(kou)應封住。
4.5 現(xian)場試驗
制(zhi)造廠由于(yu)設備條件(jian)限制不能(neng)試驗時,應(ying)到用戶試(shi)驗,具體試(shi)驗方法由(you)制造廠和(he)用戶共同(tong)議定。
4.6 最終(zhong)檢查
每台(tai)泵須由制(zhi)造廠技術(shu)檢查部門(men)按照産品(pin)供貨、成套(tao)範圍的正(zheng)确性和裝(zhuang)箱資料的(de)齊全性進(jin)行檢查,在(zai)發給産品(pin)質量合格(ge)證後方可(ke)出廠。
5 标志(zhi)、包裝、運輸(shu)和貯存
5.1 标(biao)志
5.1.1 标牌
泵(beng)标牌應耐(nai)腐蝕,保證(zheng)使用期内(nei)字迹清晰(xi);要牢固地(di)固定在泵(beng)上,标牌内(nei)容應包括(kuo):
a.制造廠名(ming)稱;
b.泵的名(ming)稱及型号(hao);
c.泵的技術(shu)規範:流量(liang)(m3/h)、揚程(m)、轉速(su)(r/min)、配帶功率(lü)(kW)、泵汽蝕餘(yu)量(m)、泵重量(liang)(kg);
d.泵的出廠(chang)編号和出(chu)廠日期。
5.1.2 旋(xuan)轉方向
泵(beng)的旋轉方(fang)向要在顯(xian)著的位置(zhi)、用經久明(ming)顯的箭頭(tou)表示。
5.2 包裝(zhuang)和運輸
5.2.1 産(chan)品的包裝(zhuang)按JB2759-80《機電産(chan)品包裝通(tong)用技術條(tiao)件》執行。
5.2.2 應(ying)采取措施(shi)避免在運(yun)輸過程中(zhong)由于振動(dong)和碰撞引(yin)起軸承的(de)損壞。
5.3 裝箱(xiang)資料
每台(tai)泵出廠時(shi)均應帶下(xia)列裝箱資(zi)料并裝在(zai)能防水、防(fang)潮的文件(jian)袋内;
a.産品(pin)合格證明(ming)書;
b.産品裝(zhuang)箱單(内容(rong)包括:裝配(pei)完整的水(shui)泵、電動機(ji)、拆卸的專(zhuan)用工具、必(bi)須的備件(jian)和附件及(ji)裝箱資料(liao)明細等);
c.使(shi)用說明書(shu)(内容包括(kuo):結構、安裝(zhuang)、使用說明(ming)、泵性能曲(qu)線等)、總圖(tu)、安裝尺寸(cun)及主要易(yi)損件圖等(deng)。
5.4 貯存
泵在(zai)存放中應(ying)能防止鏽(xiu)蝕和損壞(huai),泵的油封(feng)有效期為(wei)12個月,到期(qi)應進行檢(jian)查重新油(you)封。
6 成套範(fan)圍與保證(zheng)事項
6.1 成套(tao)範圍
用戶(hu)可以根據(ju)需要訂購(gou)下列成套(tao)供應範圍(wei)的全部或(huo)一部分,并(bing)在訂貨單(dan)中說明:
a.泵(beng);
b.原動機;
c.聯(lian)軸器及護(hu)罩;
d.共同底(di)座;
e.地腳螺(luo)栓;
f.必須的(de)易損件和(he)附件(如閘(zha)閥、止回閥(fa)、底閥、濾網(wang)、排出錐管(guan)等);
g.裝拆泵(beng)所需要的(de)專用工具(ju)。
6.2 保證事項(xiang)
在用戶選(xuan)用産品恰(qia)當和遵守(shou)保管及使(shi)用規則的(de)條件下,從(cong)制造廠發(fa)貨日起18個(ge)月内,連續(xu)運轉不超(chao)過12個月,産(chan)品因制造(zao)質量不良(liang)而發生損(sun)壞和不能(neng)正常工作(zuo)時,制造廠(chang)應該負責(ze)免費為用(yong)戶更換、修(xiu)理産品或(huo)零件,但易(yi)損零件的(de)正常磨損(sun)不在内。